技術資訊
盲孔法檢測鑄件殘余應力的主要步驟
機械*部件和構件在制造時,各種加工工藝(如焊接、鍛壓、鑄造)和熱處理工藝等,都會在材料中產生殘余應力,有時殘余應力的水平會超過材料的屈服*限,過大的殘余應力會嚴重影響機械*部件和構件的疲勞強度、抗應力腐蝕能力和尺寸穩(wěn)定性,從而影響到他們的使用安*性。某公司生產的鑄件,材料要求抗拉強度大于200MPa,近期鑄件孔裂紋數量在不斷增多,經檢測這些裂紋源都與殘余應力有關。
1、將專用箔式應變花粘貼于被測工件表面,用于測定釋放系數A、B值,另外2個應變花對稱粘貼在試件的兩側,用于監(jiān)控加載,使試件產生單向拉伸。
2、將各個應變片連接到JH-30殘余應力檢測儀上。
3、將鉆具安裝于工件上對準應變花*心。在去應力熱處理前,根據裂紋缺陷出現(xiàn)規(guī)律,在澆筑位置頂面選取測量點,考慮到各測點之間應有距離,利用結構的對稱性,分別在鑄體觀察窗附近布置5個測點,鉆φ1.5mm、深2mm的盲孔,用JH-30殘余應力檢測儀測量出相關數據進行分析計算。
4、熱處理后在鑄體觀察窗附近距上次選點50mm處再鉆5個點,用JH-30殘余應力檢測儀測量出相關數據進行分析計算。
熱處理前后的殘余應力檢測數據可以看出,鑄件不經過熱處理,其殘余應力值很高,有的點已大于材料要求的200MPa,經過熱處理后,處理效果相當明顯,確定了材料的力學性能。減少鑄件的殘余應力后,鑄件的機加工性能得到明顯改善,且延長了鑄件的使用壽命,使得機械加工后的鑄件具有較好的精度和尺寸穩(wěn)定性。
下一個:盲孔法及磁測法殘余應力測量原理